李白五律《三山望金陵寄殷淑》读记
(小河西)
此诗或作于宝应元年(762)秋,时李白客金陵。三山:山名。位于金陵西南长江南岸。【《太平寰宇记》卷90江宁县:“三山,在县西南十七里,周回四里。其山孤绝面东西,绝大江。按《舆地志》云:其山积石滨于大江,有三峰,南北接,故曰三山。”】殷淑:参《五松山送殷淑》。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李白)
三山怀谢朓,水涘望长安。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注释】谢脁:南齐诗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齐-谢眺):“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此诗作于建武二年(495),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三山在金陵之宣州途中。】
水涘:原文为“水澹”,《李白集校注》认为“澹”为“涘”之误。《说文》:“涘,水崖也。”水涘即谢眺诗之“灞涘”。
长安:《七哀》(汉-王粲):“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河阳:河阳县,唐属河南府。潘岳曾任晋河阳令。《河阳县作》(晋-潘岳):“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
卢龙:卢龙山。《太平寰宇记》卷90升州上元县:“卢龙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周回五里,西临大江。按《旧经》,晋元帝初渡江,北地尽为虏寇所有。以其山连石头为固,开塞以卢龙为名焉。”
鳷鹊:汉代长安观。《三辅黄图》卷3甘露宫:“建元中作石关、封峦、鳷鹊观于苑垣内。”《上林赋》(汉-司马相如):“蹶石阙,历封峦。过鳷鹊,望露寒。”李善注引三国魏张揖曰:“此四观,武帝建元中作,在云阳甘泉宫外。”《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齐-谢眺):“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琼树:喻品格高洁的人。《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寄刘峡州伯华使君》(杜甫):“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诗意串述】此诗首联点题。登上三山怀念谢眺,他曾在这儿望“长安”。(王粲灞水滨望长安,潘岳河阳县望洛阳。谢眺三山望金陵。都是望京城。李白望的是金陵还是长安?)次联写北望。沿着秋江朝着正北方向远看,似乎看到荒草淹没的河阳县。(河阳县在洛阳附近,时洛阳尚未收复。)三联写远望感受。看到金陵的卢龙山(或也包括北方山川),感觉“霜气冷”;看到金陵的鳷鹊楼(借指金陵古宫观或也借指洛阳宫观),感觉是“月光寒”。末联写寄诗意图。诚心诚意怀念品格高洁的友人,特寄此诗期待与天涯的友人同此一欢。【谢脁诗写怀京城,李白诗也有怀京城之意。“芜没”的不仅是河阳,让人感觉“寒冷”的不仅是卢龙山、鳷鹊楼,还有京城洛阳。人在天涯,心在京城。李白不仅对朋友“耿耿”,对朝廷也一样“耿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飞乐乐配资,炒股配资基础知识,超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