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买卖对中国来说算是赚了,钱是拿到了,人脉也跟着近了点。再说,那会儿中国经济刚刚开了个头,外汇紧缺,出口管控没现在这么严格,像东风3这种区域导弹卖卖还凑合,最多也就是局部吓唬吓唬人。
转头一看,现在的东风41完全是个别的东西了。那是2017年国庆阅兵里亮出来的,固体燃料的,能在公路上跑,射程超过一万公里,还能携带好几枚分导弹头,打遍全球都没问题。它可不只是个普通武器,而是中国核力量的中坚支柱,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制导、突防啥的都走在前沿。
沙特那帮人对这款东西早就眼馋了,早在2022年就传出他们想买的消息,觉得买了它能罩得住伊朗全境,甚至还能覆盖更远的地方。可中国这边一口就拒绝了,说不卖。原因很简单,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国家的安全底线,这点儿事儿可是不能随便妥协的。
这底线可不是说说而已,东风41关乎着国家最关键的利益。以前东风3那会儿还算应急,换点外汇;可咱中国现在经济体量是全球第二,外汇不再是什么难题。要真卖东风41,那就相当于把自己最拿手的牌亮出来,战略优势马上打了折扣。沙特钱包鼓得狠是事实, 可中东那场子事儿搅得乱七八糟,伊朗、胡塞武装啥的,到底导弹落到谁家手里,谁也不好说。
这几年中国在外交上一直强调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要是真的把洲际导弹拿出去卖,国际上肯定会觉得你是在搅局、惹麻烦。说到底,过去的交易可以算是起点,可如今坚持这种原则是底线,一旦松了,后续的麻烦就没完没了啦。
技术机密防泄露,战略平衡保稳定
东风41的技术水平到底有多牛,真不是开玩笑的。它采用固体燃料,啥时候都能打,机动发射还能躲开导弹防御,这些就是硬核优势。弹头分导技术,搞得拦截都变得难上加难。这些东西,都是中国航天专家熬夜苦干出来的核心机密,偷都不敢偷。沙特想买,报价开得天价也没用,一卖出来风险就跟着跑,啥玩意儿都得掂量着来。技术泄露,绝对不是闹着玩的,导弹上那些制导模块、材料配方,要被人逆向工程,咱们国家的安全可就悬了。
沙特的军事基础比较薄弱,像东风3那种液体燃料弹道导弹,用起来挺费劲,维护事项也不少。东风41更为先进,得有专业团队来操作,虽说沙特有钱请专家,但中东那边情报网一团乱,谁能保证技术不外流?2021年美国情报部门还指出,沙特在国内生产导弹,虽有中国协助,但那是中程导弹,并非洲际导弹。要是把东风41卖出去,就相当于给潜在对手做教材,反而让自己吃亏。
再说了,战略平衡这块儿得好好掂量。东风41是中国核威慑的重要支撑,有它在,全球角逐中国才更有底气。要是卖给沙特,那中东局势估计又得一团乱。沙特和伊朗本身就不太和,当沙特实力增强,伊朗肯定会加快核计划,找俄罗斯要弹药。
土耳其啊、埃及啥的,难得闲着不干嘛?全都跟风似的,搞买买吗,有的买还不少,结果把地区变成个导弹市场,代理人战事反而变得更激烈。中国这些年推着“一带一路”,在中东搞了不少项目,能源管道、基础设施啥的都包含,想实现稳定可是关键。可是导弹一搅局,投资都打了折扣,谁还愿意继续下去?
国际上的规矩就像卡脖子一样难受。中国虽然不是《导弹技术管制机制》的正式成员,但一直挺遵守哪些规矩。这个机制规定出口导弹的射程不能超过300公里,载荷也得控制在500公斤以内,可东风41远远超出这些限制,一旦卖出去,可就算违规了。
《核不扩散条约》中国签过,明确说不扩散核技术。东风41属于核运载工具,跟它沾边儿就挺麻烦的。联合国安理会里,中国是常任理事国,去年还帮伊朗和沙特调解矛盾,形象挺不错的吧?一旦卖导弹,信誉就受影响,接下来可能会面临各种制裁啥的。
沙特确实需求很大,他们地理位置很关键,北边是伊朗,南边有胡塞武装,四面八方的压力让人头疼。东风41的射程远,准确度也不错,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梦寐以求的装备。不过需求归需求,咱们得看大剧。要是把导弹卖出去,不只是中东那点事儿,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可能受到影响。近年来,沙特从中国买了不少中程导弹、无人机,反舰的也不少,基本够区域防御了。至于洲际导弹那类的,中国是不打算出手的,既是考虑到国家利益,也是为了防范风险,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国际责任担大任,合作共赢筑新篇
这几年中国的外交策略确实不一样了,从以前的低调谋钱到现在的担当大国。那会儿卖东风3,主要是为了赚外汇,但现在看问题不同了,更多是在考虑国际责任。联合国场上,中国多次表态,支持非扩散,强调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要是把东风41卖给沙特,这就惹来麻烦了,明显违背了自己之前的承诺,导火索也就更大了。中东局势火药味十足,连美国和以色列都开始不乐意,联合施压也就势在必行。中国的外交花费越来越大,压力也是一波接一波,真得扛得不轻。
其实,沙特对核技术挺感兴趣的,铀浓缩项目搞得挺热闹。东风41也行,别说常规弹头,就是捆喷核头他们也可能不会少。沙特还公开表示是为了防身,但中东那边教派冲突、代理战一触即发,要是导弹落到不合适的人手里,后果可不堪设想。中国帮着沙特建导弹厂,这事儿确实有,2021年报道说,沙特在阿尔达瓦米建了个固体燃料导弹工厂,可那只是合作,不是全部的技术转让。至于东风41的级别,咱们的态度是铁了心的,不可能松口。
合作的方式中国可没偷工减料,早就调整过策略了。东风3之后,2007年,沙特开始采购东风21,中程威慑已经够用了。到2014年阅兵那会儿,相关武器亮相,沙特用着还挺顺手。无人机、反舰导弹啥的,也卖了不少。到了2022年珠海航展之后,沙特还签了个40亿的大单。这些装备都挺实用,沙特的海岸巡逻和边境监控全靠着这些武器挺得住。中国还帮他们把设备组装,技术转让也不过分,够他们自己搞定了。
“一带一路”拉动大合作,2016年能源协议签了,管道项目也开始推进。到2022年12月,沙特王储访华,50年的合作计划正式落地,高铁、投资啥的都跟上节奏。2023年3月,中国推动伊朗和沙特关系缓和,外交关系彻底恢复,边境的紧张也减轻了不少。中东的局势一稳,相关项目才更加稳妥,要是真的卖东风41,可能就麻烦了。
沙特不仅仅盯着中国,还从美国买了不少F-15和“爱国者”导弹啥的,法国和韩国也都分了一杯羹。到2025年,他们准备谈F-35,谈判桌上那些数字真是飞快跳跃。至于洲际导弹,没人敢卖,中国拒绝了,挺明智的。沙特的“愿景2030”跟“一带一路”对接,投资论坛上一堆项目堆得满满当当的。2025年1月的对接会上,企业家们忙得不可开交,经济联系也越绑越紧。
放眼未来,这回拒绝对双方都有好处。中国坚持原则,沙特拿到了实打实的合作成果,没沾染核扩散的麻烦。中东火药味儿少了,日子自然舒坦。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稳稳地站着,担当不是光说说,而是靠行动证明。沙特国防预算年年攀升,2025年军演带上东风21,恰好让他们有底气折腾。至于中国,依旧稳稳做多边主义的拥护者,和平发展这条路,终究走到底。
说到底,这事儿透露着大国的思路。钱虽然重要,但安全才更关键;谈合作得讲条件,底线不能丢。中国这些年,从卖导弹赚外汇,到帮中东调和合作项目,走的路越走越宽。沙特有需求,中国有原则,合作空间大得很。谁说不卖就没戏?中沙关系正热火朝天,未来能合作的项目多着呢,大家互利共赢,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飞乐乐配资,炒股配资基础知识,超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