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旭诊室故事】有真实的故事,有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有专业的医学剖析,同时介绍效果确切、操作性强、简便廉验的日常调理小妙招,养神健体、培育正气、除病抗邪。
14岁的何某是一名中学生,2年前开始出现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同时伴有疲乏无力,身体困重,头晕,记忆力减退,口干口苦,皮肤瘙痒,纳食少,睡眠浅易醒,大便欠畅,质地偏硬。发病初期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听力测试显示有轻微的高频听力下降,但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病变,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鸣”,尝试了一些营养神经和改善循环的药物后,耳痛,听力下降的发作频次降低,但耳鸣及一系列的伴发症状使他无法入眠,心情焦躁,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为寻求中医治疗,他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邹旭教授疑难杂病门诊。
看展览,探奥秘
刻下症状:面色萎黄,满脸倦容,诉耳鸣如蝉,身体困重,口干口苦,皮肤瘙痒,口唇脱皮,纳食不香,睡眠浅,梦多,大便欠畅,质地偏硬,小便费力。舌质嫩红,苔黄厚腻,左侧寸上浮,尺脉细数,右关浊。
展开剩余84%邹旭教授结合患者症状及病史,运用脏腑辨证及六经辨证,结合长桑君脉诊法,中医诊断为“耳鸣、痰湿瘀结、肝火上扰、肾精不足”,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过食寒凉,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重昏沉。痰浊阻于胸中,气机不畅,则胸闷痰多。脾为湿困,运化无力,则口唇干燥蜕皮,纳呆、困倦。舌胖大有齿痕、苔黄腻、脉浊,均为痰湿内蕴之征,加之学习压力大,情志不畅,久郁化火,故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火热上扰心神,心神不宁,故眠差, 虽然肾精不足不是中青年耳鸣的主因,但亦不容忽视。部分患者因先天不足,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导致肾精亏耗,肾精不能上充于耳,则耳鸣如蝉,昼夜不息,声音细小,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
治疗上,邹教授予祛湿化浊,清热泻火合填补肾精并举为治则,选用渗湿合里汤、归一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茯苓,法半夏,苍术,路路通,厚朴,枳实,豆蔻,槟榔,大黄,健脾燥湿,行气化浊,使湿浊之邪从大便而解,黄芩,柴胡疏肝泻热,依据六经辨证,亦有取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之后。黄精,山芋肉,生地黄滋阴填补肾精,干姜,甘草,牛膝,辛甘养阳,活血补肾填精,调畅全身气机,此方予14剂,一日一剂,水煎服。
2周后何某复诊,诉耳鸣缓解明显,尤其是在白天,几乎感觉不到。晚上虽然还有,但不像以前那样“吵得心情焦躁”。睡眠有所改善,入睡时间缩短了,腰膝酸软较前减轻。舌仍红,黄腻苔较前褪去1/3,舌体中间隐约可见舌质。脉细数,但“数”象已缓。药已中的,肾阴得补,湿邪较前消退,临床仍见心神不宁、失眠多梦,故在原方基础上,减去路路通,槟榔,苍术,加用黄连,夏枯草,石菖蒲以增强清热泻火,化痰开窍之功。
1月后,何某耳鸣已基本消失,仅在情绪激动后,会短暂出现轻微的“嗡嗡声”。睡眠质量显著提高,能一觉睡到天亮。头晕、腰酸,疲乏的症状也大为缓解。只是口唇脱皮未改善,仍不思饮食。再观患者舌色转为淡红,腻苔基本已褪去,脉象转为细缓,已无“数”象。虚火已平,肾阴渐充。当前治疗重点应从“治病”转向“巩固”,继续填补肾精,健脾化浊,清火之药需减量,以防苦寒伤阴,减去夏枯草,黄连,加用五指毛桃,赤芍,紫珠草,当归,补气养阴,养血润操,活血以改善内耳循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病案分析
本例患者初诊舌质嫩红,苔黄厚腻,左侧寸上浮,尺脉细数,右关浊。是湿邪瘀阻中焦,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精微不化,阴阳失衡的征象。邹教授指出: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气机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总概括,其核心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机调畅,则生命活动有序;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现代人,因饮食不节,作息紊乱,精神压力大等,导致中焦脾胃湿邪困阻,久积化热,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下劫肾阴,使原本内耗的肾精更加亏虚。
治疗上,邹教授指出,患者病史时间长,迁延难愈,依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不急不缓标本兼治的原则,调理中焦气机,疏肝泻热,补益肾精并举,“道路”闭塞了,它所有的功能都无法发挥,只有气不行,还得有化,就如摄入的饮食,如果超过了自己身体承受的极限,就会变为湿邪储存在体内,堵住气机的运行道路,形成一系列的致病因素,直到身体无法承受或者外力因素的刺激出现时,便会爆发出来。用中医来讲就属于一种伏邪。饮食物无法化生气血精微,供养生命的物质一边在消耗,一边又无法补充,最终会导致平衡被打破,生命状态降级,紊乱。
具体用方,渗湿合里汤,利湿泻浊,清除阻滞于中焦的痰浊湿邪,达到去“标”的目的,其中半夏,茯苓,厚朴,枳实,苍术燥湿降逆化痰,槟榔,大黄下气通便,湿邪从大便而解,豆蔻芳香醒脾,避免山芋肉,黄精,山药滋补之品影响脾胃运化之气,而归一饮取“少阳生气”之义,助人体元气升发,扶正祛邪。柴胡、黄芩疏肝泻热,当归,赤芍,川芎,紫珠草清热凉血,养血通脉。
日常调护
1.饮食调理,滋阴为本
宜食:多食黑色食物入肾,如黑芝麻、黑豆、黑米、桑葚。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荸荠、鸭肉、甲鱼等。
忌食辛辣刺激、油炸烧烤之物,这些食物易生火动火,耗伤阴液。少喝咖啡、浓茶。
2.起居有常
杜绝熬夜:务必在晚上11点前入睡。夜间是人体阴液修复、滋养的关键时期,熬夜是耗伤肾阴的最大元凶。
适度运动: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和缓运动,避免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因为过汗亦会耗伤阴津。
3. 情志调摄,静心养神
放缓节奏:学会给自己减压,张弛有度,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培养静气:每天练习静坐、深呼吸或冥想15-20分钟。静能生水(肾阴),让浮躁的心神沉静下来,是对肾阴最好的滋养。
穴位按摩:每日早晚按摩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和涌泉穴(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有滋阴补肾、引火归元之效。
鸣天鼓法: 具体操作: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按在后脑勺上,然后将食指叠在中指之上,用力滑下,弹击后脑勺的“玉枕穴”,此时耳中可听到“咚咚”如鼓之声。每日数次,有补肾益精、通利耳窍之功。
结语
何某的耳鸣康复之路,再次印证了中医的“治病求本”的深刻内涵。耳鸣,看似是耳朵的局部问题,实则是全身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肾脏亏虚的外在信号。中医通过精准的辨证,整体观念的理论指导,抓住了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痰湿瘀结 肝火上扰 肾精不足”这一病机本质,以“渗湿合里汤、归一饮、六味地黄汤合方”,灵活加减,不仅平息了耳中的“蝉鸣”,更调整了何某的体质状态。从药物的治疗,到生活方式的重塑,再到情志的修养,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管理闭环。作为医者,我们手中的处方,不仅是治病的药方,更是一份引导患者走向健康生活、学会与身体和谐相处的“生活处方”。而这,或许正是中医药给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工作室
岭南邓氏内科流派起源于近代岭南地区著名温病医家邓梦觉(邓铁涛之父),发展于国医大师邓铁涛,至今已传承五代,以“五脏相关学说”“寒温统一学说”“痰瘀相关学说”“脾胃学说”“心主神明学说”等为主要学术思想,注重岭南地域疾病特点,擅长诊治心血管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疑难杂病,通过嫡系家传、院校教育、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在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邹旭教授带领下,围绕传承脉络、历代代表性传承人资料、学术思想、特色技术、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传承梯队建设、举办继续教育项目、示范门诊、宣传推广、传承工作站、查房病例讨论、文献库知识管理、临床科研一体化、成果奖励、课题、论文、专利、专著等诸多方面进行建设,在医院工作室分级管理中多次被评为优秀。
供稿 |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邹旭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宁县中医院 张婷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发布于:广东省飞乐乐配资,炒股配资基础知识,超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