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所言,成功的领导力所需要的不只是胁迫。它依赖软实力——一种通过榜样、公信力和共同利益说服对方的能力。
数十年来,美国深谙此道。它提供安全、开放的市场,并建立起其他国家希望加入的机构体系,这种模式有时被称作“受邀型帝国主义(imperialism by invitation)”。
如今,美国却在亲手破坏这份遗产。美国不再通过共同利益与相互尊重说服盟友,反而越来越依赖施压、威胁和基于利益交换的要求。
盟友会因“忘恩负义”和“付出不足”而被公开指责。美国把安全保障当作谈判筹码,并且随意地对长期盟友加征关税。
在此过程中,美国反倒帮了中国的忙:促使亚洲团结起来,在该地区内部寻找共同事业。
当一个超级大国开始发表不顾一切的言论时,它就不再像一个领导者了。在盟友听来,这更像是一个受挫的大国在传递信号:它已无力再提供当初构建这套秩序所必需的领导力。
问题不在于美国要求他国分担责任,而在于美国提要求的方式显得傲慢,还伤害了盟友的自尊心。
一种新的亚洲同盟格局正开始形成。这是因为美国已不再是那个自信且可靠的领导者。
8月16日,韩国一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对一名日本政治学者的采访。该学者警告,鉴于人们越来越担心未来特朗普政府可能缩减美国对东北亚事务的参与程度,韩日两国应着手探讨不依赖美国的“安全问题备选方案”。
这种看法已经在影响该地区的行为。在首尔,即便是保守派政策制定者也在公开谈论要为美国的抽身做准备。
亚洲各国对中国主导的倡议的参与不断扩大,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而对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的热情始终不高。这种结盟的形成并非源于相互吸引,而是因为对现有领导者丧失信心。
图片
▲2024年8月30日,与会代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研讨会。(新华社)
这一切并非不可避免。亚洲与美国渐行渐远,因为一个仍在标榜“平等伙伴关系”的大国却始终将盟友视为从属者,这让亚洲越来越强烈地感到自己不受尊重。
亚洲对美国的领导已不再盲目追随。美国仍然有机会做出选择。然而,时间已不再站在美国这边。(编译/卿松竹)
本文由香港亚洲时报网站8月20日发表,原题为《当美国停止领导时,亚洲开始另寻方向》,作者是柳汉赈(音)、吉奥·柳(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飞乐乐配资,炒股配资基础知识,超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